DHK 郵報 #206 2025.05.29
我一直沒弄清楚比特幣社群怎麼治理和通過議案,難道是大宗持幣人或者大宗節點代表投票?或者直接是比特幣公司拍板?看到比特幣org的社群好像都在開幣相關文化推廣會……
沒有非常明確的規範,也不存在一家「比特幣」公司,只有一些大致通過與否的傾向,相關的個人/組織按著決定是否採納,若達不成共識,但正反雙方又很接近,有可能會做成 hard fork
明明一開始設計就已經直接說最小單位是「聰」了,何必為了圖推廣方便改名字?
這就像最近剛認識台股的人,只知道「張」,卻不知道1張等於1千股。
而現在台灣開始開放大家買零股了,卻很多人不知道,還以為只能最少買1張。
這時該把台股的1股的名稱改成1張嗎?
根本亂七八糟。
是有點亂
比特幣就跟黃金一樣是世界通用,如果要到各地區去使用那就經過換匯就好
不然動不動就拆分也滿麻煩的吧
有些人依然在堅持比特幣不該只做價值儲存,也應該直接用來交易
多看了幾遍,總算懂了。呵呵~
盡了力寫得好懂 🙏🏼
在看這個題目的同時想起,為什麼當初中本聰是設定 1 BTC = 10^8 satoshi,而不是 10^6 或 10^9?在英文是以千進位,選擇三倍數的數字肯定會更 natural。相對的,CJK 語言中則是以萬作進位(10^4),而 10^8 就剛好是一億,反而對我們而言非常自然。不過究竟要使用三進位還是四進位的數字標示,又牽扯到語言霸權的問題了。
所以在從這個「數字與語言的匹配」來看,bit 使用 10^6 符合英文語言習慣,同時又再保留小數點的空間,如同美金本來就還有 cent 的更小單位,的確是容易推廣。
很同意。
不過 BIP-176 是沒希望的了,除非你和我有本事跳出來說服社群。
我一直沒弄清楚比特幣社群怎麼治理和通過議案,難道是大宗持幣人或者大宗節點代表投票?或者直接是比特幣公司拍板?看到比特幣org的社群好像都在開幣相關文化推廣會……
沒有非常明確的規範,也不存在一家「比特幣」公司,只有一些大致通過與否的傾向,相關的個人/組織按著決定是否採納,若達不成共識,但正反雙方又很接近,有可能會做成 hard fork
明明一開始設計就已經直接說最小單位是「聰」了,何必為了圖推廣方便改名字?
這就像最近剛認識台股的人,只知道「張」,卻不知道1張等於1千股。
而現在台灣開始開放大家買零股了,卻很多人不知道,還以為只能最少買1張。
這時該把台股的1股的名稱改成1張嗎?
根本亂七八糟。
是有點亂
比特幣就跟黃金一樣是世界通用,如果要到各地區去使用那就經過換匯就好
不然動不動就拆分也滿麻煩的吧
有些人依然在堅持比特幣不該只做價值儲存,也應該直接用來交易
多看了幾遍,總算懂了。呵呵~
盡了力寫得好懂 🙏🏼
在看這個題目的同時想起,為什麼當初中本聰是設定 1 BTC = 10^8 satoshi,而不是 10^6 或 10^9?在英文是以千進位,選擇三倍數的數字肯定會更 natural。相對的,CJK 語言中則是以萬作進位(10^4),而 10^8 就剛好是一億,反而對我們而言非常自然。不過究竟要使用三進位還是四進位的數字標示,又牽扯到語言霸權的問題了。
所以在從這個「數字與語言的匹配」來看,bit 使用 10^6 符合英文語言習慣,同時又再保留小數點的空間,如同美金本來就還有 cent 的更小單位,的確是容易推廣。
很同意。
不過 BIP-176 是沒希望的了,除非你和我有本事跳出來說服社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