區塊鏈社會學 #109 2023.07.20
还是很复杂对于新人
是的,路漫漫
一直想問這個問題,你說的持分者指的是指持幣者?
應該是 stake 幣給 validator 的公民
公民才能就 Active Proposals 投票;只持幣而冇作 staking 的並不能投票
如果這麼說,那我這種不stake 的菜鳥好像屬於遊民……那我這種算不算社群成員?
如参與TG、Discord ,與社群有共同願景,沒有持幣也肯定是社群成員!Code is law,Cosmos 機制就是有 staking 才可参與投票,並不是對與錯的問題。Unstake 有 locking period ,擔心也是正常的
謝謝解答,如果沒有幣積極參與也算社群成員的話,我好像對幣圈社群這個詞完全腦霧了……我感覺我需要靜靜……魔法圈詞彙和概念果然是共用麻瓜詞彙和概念然而指的是別的東西……
物理世界中,Alice 可能持有 100 億鎂但並非美國公民,但在 Cosmos/LikeCoin 的生態中,只要持有 0.1 甚至更小量 ATOM/LIKE,就有權行使投票權(是否行使另當別論),有多少幣就有多少投票權(十分銅臭),所以我常用「持分者」去稱呼「持幣者」
https://m.mingpao.com/ins/%E6%B8%AF%E8%81%9E/article/20190815/s00001/1565872364976/%E3%80%90%E9%80%83%E7%8A%AF%E6%A2%9D%E4%BE%8B%E3%80%91%E7%A8%B1%E7%A4%BA%E5%A8%81%E8%80%85%E3%80%8Chave-no-stake%E3%80%8D%E5%B1%AC%E3%80%8C%E8%AA%A4%E6%9C%83%E3%80%8D-%E6%9E%97%E9%84%AD-%E9%A6%99%E6%B8%AF%E4%BD%A0%E6%88%91%E9%83%BD%E6%9C%89%E4%BB%BD
照你這樣說原來像我這樣的遊民也算持分者,突然怎麼好像有了甚麼組織和責任的感覺,有點緊張起來……持分者這個詞好像是外來詞翻譯過來的,可能因為我人不在漢語語境又完全幣圈小白,這個詞總讓我感覺好像明白,看了又好像完全不明白,對我來說這是利益相關者(肉食者)的意思,譬如公司的高層股東甚麼的,原來你一直說的是持幣者的意思……如果按持幣者說,那就貌似好理解多了,不談價值觀和深耕理想甚麼的,我怎麼感覺持幣者參與的積極性在於這種幣在他/她自己所有資產中的比例……
純粹以語文來說,我也不喜歡「持分者」這個詞,不過沒找到更好的用字表達 stakeholder,況且需要人家明白才行,不是大文豪的我創一個詞出來沒人埋單。
我覺得「利益相關者」挺精準的,stakeholder 是一個比 shareholder 廣的概念,如果以公司來說,有股票就是/才是 shareholder,但 stakeholder 也可以包括其他「利益相關者」,比如我不是 Amazon 的股東,但曾在 Amazon China 買書,現在它關門大吉了,我的利益受影響,我也稱得上是 stakeholder,至少廣義上如此。
我覺得這個跟幣圈沒甚麼關係,我反而沒怎麼在幣圈聽人用這個說法,只是我自己比較受社會科學影響。
又見叔的亞馬遜買書慘案,看來真是一生的傷……想起我在國外亞馬遜用牆國郵箱帳號買書,書不但全沒,而且直接跳回牆國亞馬遜慘案,看來只要用,就成了stakeholder,平時不上心,以為自己用了就是hold住,直到慘案爆發才發現原來不但沒hold住,而且根本就沒hold, 我需要反思……
我有打算稍後簡單謝謝
文中 “轉換驗證人” 英文是 restake 還是 redelegate?
Cosmos 生態常把 stake 和 delegate 混著用,的確有點混亂
還是不明白要這麼多條鍊來幹什麼?
整個世界觀不一樣,Cosmos 是 app chain,application specific chain 的概念,每條鏈專注一個應用場景或者垂直領域(巧立名目,不是真心做應用的不作討論),比如 LikeCoin 專注於分散式出版,鏈上存的數據是誰出版過甚麼書和文章,內容的地址,讀者對作者的回饋紀錄等。
最近以太坊/EVM 也開始出現一些 “alt chain",取代以前的 "alt coins",比如 dydx 就是當中的典型
还是很复杂对于新人
是的,路漫漫
一直想問這個問題,你說的持分者指的是指持幣者?
應該是 stake 幣給 validator 的公民
公民才能就 Active Proposals 投票;只持幣而冇作 staking 的並不能投票
如果這麼說,那我這種不stake 的菜鳥好像屬於遊民……那我這種算不算社群成員?
如参與TG、Discord ,與社群有共同願景,沒有持幣也肯定是社群成員!Code is law,Cosmos 機制就是有 staking 才可参與投票,並不是對與錯的問題。Unstake 有 locking period ,擔心也是正常的
謝謝解答,如果沒有幣積極參與也算社群成員的話,我好像對幣圈社群這個詞完全腦霧了……我感覺我需要靜靜……魔法圈詞彙和概念果然是共用麻瓜詞彙和概念然而指的是別的東西……
物理世界中,Alice 可能持有 100 億鎂但並非美國公民,但在 Cosmos/LikeCoin 的生態中,只要持有 0.1 甚至更小量 ATOM/LIKE,就有權行使投票權(是否行使另當別論),有多少幣就有多少投票權(十分銅臭),所以我常用「持分者」去稱呼「持幣者」
https://m.mingpao.com/ins/%E6%B8%AF%E8%81%9E/article/20190815/s00001/1565872364976/%E3%80%90%E9%80%83%E7%8A%AF%E6%A2%9D%E4%BE%8B%E3%80%91%E7%A8%B1%E7%A4%BA%E5%A8%81%E8%80%85%E3%80%8Chave-no-stake%E3%80%8D%E5%B1%AC%E3%80%8C%E8%AA%A4%E6%9C%83%E3%80%8D-%E6%9E%97%E9%84%AD-%E9%A6%99%E6%B8%AF%E4%BD%A0%E6%88%91%E9%83%BD%E6%9C%89%E4%BB%BD
照你這樣說原來像我這樣的遊民也算持分者,突然怎麼好像有了甚麼組織和責任的感覺,有點緊張起來……持分者這個詞好像是外來詞翻譯過來的,可能因為我人不在漢語語境又完全幣圈小白,這個詞總讓我感覺好像明白,看了又好像完全不明白,對我來說這是利益相關者(肉食者)的意思,譬如公司的高層股東甚麼的,原來你一直說的是持幣者的意思……如果按持幣者說,那就貌似好理解多了,不談價值觀和深耕理想甚麼的,我怎麼感覺持幣者參與的積極性在於這種幣在他/她自己所有資產中的比例……
純粹以語文來說,我也不喜歡「持分者」這個詞,不過沒找到更好的用字表達 stakeholder,況且需要人家明白才行,不是大文豪的我創一個詞出來沒人埋單。
我覺得「利益相關者」挺精準的,stakeholder 是一個比 shareholder 廣的概念,如果以公司來說,有股票就是/才是 shareholder,但 stakeholder 也可以包括其他「利益相關者」,比如我不是 Amazon 的股東,但曾在 Amazon China 買書,現在它關門大吉了,我的利益受影響,我也稱得上是 stakeholder,至少廣義上如此。
我覺得這個跟幣圈沒甚麼關係,我反而沒怎麼在幣圈聽人用這個說法,只是我自己比較受社會科學影響。
又見叔的亞馬遜買書慘案,看來真是一生的傷……想起我在國外亞馬遜用牆國郵箱帳號買書,書不但全沒,而且直接跳回牆國亞馬遜慘案,看來只要用,就成了stakeholder,平時不上心,以為自己用了就是hold住,直到慘案爆發才發現原來不但沒hold住,而且根本就沒hold, 我需要反思……
我有打算稍後簡單謝謝
文中 “轉換驗證人” 英文是 restake 還是 redelegate?
Cosmos 生態常把 stake 和 delegate 混著用,的確有點混亂
還是不明白要這麼多條鍊來幹什麼?
整個世界觀不一樣,Cosmos 是 app chain,application specific chain 的概念,每條鏈專注一個應用場景或者垂直領域(巧立名目,不是真心做應用的不作討論),比如 LikeCoin 專注於分散式出版,鏈上存的數據是誰出版過甚麼書和文章,內容的地址,讀者對作者的回饋紀錄等。
最近以太坊/EVM 也開始出現一些 “alt chain",取代以前的 "alt coins",比如 dydx 就是當中的典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