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
Share this post
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Medium 能取代 Facebook 麼?
Copy link
Facebook
Email
Notes
More

Medium 能取代 Facebook 麼?

Oct 16, 2018
∙ Paid

Share this post
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Medium 能取代 Facebook 麼?
Copy link
Facebook
Email
Notes
More
Share

自從年初 Facebook 修改算法進一步降低專頁貼文自然觸及率,臺港兩地作者紛紛跑到 Medium 開帳號,揚言移民。大半年過去,在 Medium 紮根下來的少數人,寫了好些文章總結經驗。我也湊一下熱鬧,借用網友宅人阿唯的文章標題,說一下我的看法。

同溫層是這樣練成的

歸納讀過的意見,不少會吐槽 Medium 不容易讓朋友讀到文章,不能聊天,總體用戶交互不足等。我覺得這些全都對,但卻也全都是刻意精心設計。Medium 從命名開始,就開宗明義說自己是「媒體」了,歷史是先有媒體過百年,才有近十多年的社交媒體,Medium 成立時的 2012年,已經社交媒體當道,還要自命 Medium,固然是特意不作社交的定位。

我們喜歡說「以人為本」喜歡到把它當口號的地步,以致很少深究到底怎樣的以人為本才是好。用戶在 Facebook 關注的是人,在傳統論壇關注的是議題板塊,前者當然更「以人為本」。假如我關心政治,在政治板塊裏我會讀到左右紅藍綠,注定很多讓我火光的立場。Facebook 則不一樣,我關注的可能是蔡英文專頁,讀到的是我認同的立場,我點讚,Facebook 迎合我的口味,給我推更多這群人這種立場的貼文,漸漸,我看到的世界都是綠色的,感覺很舒服,形成所謂的「同溫層」。同溫層是廣告商的福音,Facebook 不可能在乎它的負面影響,只會告訴我們它 「以人為本」,使命是 connecting people。

This post is for paid subscribers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CC-BY 4.0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writing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

Share

Copy link
Facebook
Email
Notes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