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把WhatsApp帳號刪掉了-我這樣IM到底對不對 II
本沒想要就芝麻綠豆的私事寫文章。十多天前的一個晚上,我把WhatsApp帳號刪掉了,結果不斷被問候,包括關心那種問候,以及另一種問候。被問及第三次時我說,我乾脆寫篇文章解釋好了。
或許很多人不同意,但我很不喜歡WhatsApp必須以電話號碼為帳號這個設計。我沒接聽來電已經幾年,語音長期打不進(有些人想多了以為我把他們列入黑名單,我沒有刻意解釋),偏偏要跟人家WhatsApp通訊就必須提供電話號碼,然後對方就假定我會接電話。只能用一部手機使用WhatsApp,也對於長期使用兩台手機的我十分不便。基於類似的原因,電腦登錄時必須手機版先登錄,試過幾次手機沒電想用電腦收發訊息,打開才記起有電腦也沒用。
從產品設計角度WhatsApp還有其他不稱心的細節,比如刪帳號本身就是很差的體驗,雲端的對話記錄會刪掉,又不提供方法備份。更糟糕的是,通話過的朋友竟然可以繼續發訊息給已經沒有帳號的我,而系統不會告知帳號已經刪掉,引起很多誤會。
還有一個吐嘈點是個人介紹,幾乎沒有人會看到,實屬多餘。我早在一個月前已經在個人介紹預告帳號將會刪掉,到頭來所有朋友還是說我忽然刪掉帳號。那之前也一樣,幾年以來,我的介紹一直說除了長者以外請打字而不要給我留言,但還是經常收到留言。
說到不接電話不聽留言有個小插曲。有次我人在外地,透過印尼家傭通知母親到埗,沒法WhatsApp文字溝通,於是我用emoji往來幾遍讓她明白,自以為聰明之際,才想起其實我是可以留言的。對留言訊息的抗拒,我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。
對於我刪掉帳號,有個回應頗堪玩味:為甚麼這麼決絕。雖然分屬老友我清楚他不是這個意思,但還是被嚇到了。儘管我在通知刪掉帳號的同時,提供了另外幾乎10種線上方法找我,朋友們還是反應很大,港人對WhatsApp的理所當然可見一斑。也許,我受不了的正是這種理所當然。
有幾個提出的疑問相約,嫌訊息多的話為甚麼刪WhatsApp而不是WeChat,大興問罪之師。其實,跟WeChat毫無關係,我最喜歡的溝通方式由始至終都是電郵,需要即時通訊(IM)的話,最喜歡的是相對開放自由、功能強大的Telegram,甚至把它畫在牆上(笑)。工作需要,我公開自己在十多個社交平台的帳號,全是ckxpress,但就沒有電話號碼。WhatsApp強逼我用電話號碼,要選我只能選這個我唯一在工作上沒有答應會看的IM,況且我暫時不能棄用Facebook和M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