區塊鏈式社會運動 廿二世紀抗爭網絡
在剛過去的香港赤色六月,冇大台、Be water 是貫穿整場返送中運動的關鍵詞,兄弟爬山,各自努力,每個人用最擅長的方法,在崗位發揮,同時又能往著同一個方向抗爭,整件事情與區塊鏈的運作如出一轍。
Decentralization: 冇大台
即使還沒搞懂區塊鏈,或多或少都知道它的最大特點在於 去中心化。我一直認為這個 decentralization 的翻譯很差勁,現在總算出現了一個好得多的本地翻譯 — 冇大台。
人人都說 decentralization,但不是人人都懂,它被演繹成各種意思,經常跟 distributed 搞混,引起各種誤會。把區塊鏈的 decentralization 解釋得最清楚的是以太坊的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,他在前年 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 一文經典解說 decentralization 的三條軸,架構、政治、邏輯;比如說,傳統企業有一個總部、一個總裁、一個方向(管理得宜的話),所以三條軸都屬中心化。而區塊鏈雖然一直跟 decentralization 的概念緊緊綁定,卻並非三條軸都去中心,而是在去中心的架構和政治底下,得到中心化的邏輯。中心化的邏輯 也是很爛的翻譯,因為中文有個簡單清晰的詞 — 共識。
這其實是簡單的道理,如果沒有共識,那只是一盤散沙,區塊鏈就毫無意義。冇大台,重點不在於沒人領軍而是其潛台詞:即使沒有總台,遍地開花,抗爭運動的訴求還是能取得共識。冇大台不但不再是個貶義詞,反而是西方先進國家都嘖嘖稱奇的抗爭新型態。
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: 齊上齊落,要走一齊走
計算機科學史上,1982年提出的 拜占庭容錯機制(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,BFT)要處理的難題,要一句解釋,正是冇大台。有關論文以拜占庭帝國軍隊作為類比,假設來自來自四方的幾個小隊需要攻入一座城堡,要成功,必須「齊上齊落」,要攻一起進,要退一齊走,一個都不能少。當時沒有電郵沒有手機,將領間只靠騎兵帶訊息,不但有延時,更可能中途被截殺,更甚者,被混入「鬼」。BFT 要解決的,就是要在種種限制下,依然能取得共識,共同進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