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
Share this post
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那份幾近被遺忘的 LikeCoin 白皮書
Copy link
Facebook
Email
Notes
More

那份幾近被遺忘的 LikeCoin 白皮書

May 06, 2018
∙ Paid

Share this post
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那份幾近被遺忘的 LikeCoin 白皮書
Copy link
Facebook
Email
Notes
More
Share

讀書時寫paper是常有的事,畢業前的論文,我以為必定是一世人最後一份paper。無論如何沒想過,幾十年後,我會花上半年,在沒有人逼我的環境下,用比讀書時認真十倍的態度寫下 LikeCoin Whitepaper。

2008年首現的Bitcoin概念,設計文檔只叫作paper(論文),後來的Ethereum,也許是更早的區塊鏈項目開始,使用了whitepaper(白皮書)一詞。漸漸在業界,推出加密貨幣前,發表白皮書成為了指定動作。

從《代議政制白皮書》到《LikeCoin 白皮書》

第一次聽到白皮書這個詞是1984年,港府發表《代議政制綠皮書》和其後的《代議政制白皮書》。白皮書 whitepaper,本指政府表達官方立場、闡述政策的正式文件。發表白皮書前,政府會發出綠皮書諮詢公眾;至於政府就某些法案居然說沒必要諮詢公眾,那是近20年的事了。1997年的臨時立法會不單是拉倒了直通車,更加是在開倒車。

對於加密貨幣,白皮書本是非常重要的文件,對內有助理清思路,對外有助解釋計畫細節。然而,一來是技術含量,二來是信息量,大部分人會選擇對白皮書視而不見,尤其是在人太匆匆的大都市。結果代幣發售往往出現弔詭的現象:花最多時間籌備的文件,閱讀的人數最少。不單如此,也花上最少的資金推廣。極端的情況,白皮書從中俄找個外包就能輕鬆搞定,甚至抄就可以,因為最「聰明」的創業者清楚,這份東西沒人看,省點氣力做噱頭才幫到幣價。

白皮書不難 但不是四格漫畫

推廣LikeCoin的過程中,一直很樂意回應社群的留言與意見,不過坦白說,有時很吃力。比如對介紹短片的回應是「甚麼細節都沒有,騙財」,回覆留言提供白皮書鏈接和網站大量資料,回應會是「只有些行內的術語,一般人怎看得懂呀?」

不,不是抱怨甚麼,一來是早就習慣了;二來是,其實我覺得意見算合理,介紹短片的確是沒有細節,而白皮書的確不是給普羅大眾喜歡閱讀的,對此根本邏輯,我沒有甚麼叮噹法寶,可以簡單有趣而易懂地,清楚解釋一堆理論概念和理念。

只能說,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,以20多頁A4紙內容,避開專有詞彙,圖文並茂,盡量把LikeCoin的核心設計解釋清楚。這依然不是漫畫,不是電影,也不是娛樂新聞,更不會超級簡單;但反過來,也不是甚麼rocket science,反正我也不懂做火箭,要看懂,並不是太難的事。況且就算讀後有問題,還有其他材料補充,再不然團隊和社群也很會幫忙…

This post is for paid subscribers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CC-BY 4.0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writing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

Share

Copy link
Facebook
Email
Notes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