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定語言外有方言 為甚麼法定貨幣外不能有其他貨幣?
投入區塊鏈世界的意外收穫之一,是會探討很多過往視為理所當然,事實上大有討論空間的根本問題,比如銀行的角色、股份制和股票市場的緣起、社會共識的形成等。更根本卻更少人思考的問題是,錢為何物。
尤其港元一向很穩健,在國際的接受程度也很高,估計港人比貨幣弱國更不會對錢有所反思。一路以來到處介紹讚賞幣 LikeCoin 的過程中,如果要統計最常見的問題,那大概是「怎樣把讚賞幣兌換為真錢?」
問世間錢是何物
回應這個問題之前,我會先跟提問者釐清何謂「真錢」。當中有一次,恐怕是提問者對「錢」這個概念過於根深蒂固,誤會了我是沒事找事,不耐煩地揚著錢包取出的一疊紙幣說「這些就是真錢啦」。
但我真心認為這個概念必須斟酌釐清,而且大有學問。首先,假如我們把討論範圍收窄到港元,這個問題是簡單的,由香港政府指定的發鈔銀行印發的,就是真錢,反之就是假幣、偽鈔,連眾所周知是電影道具的都要拉要鎖。然而一般來說,提問者並不是專指港元或者當地貨幣,而傾向是國際認可的任何國家的貨幣,或者更多人回應會說,買到東西的就為之「真錢」。
無論是以上哪個方向,問題都得繼續問下去:多廣的認可才算國際認可?比如某政局不穩的國家,貨幣高速貶值,這種貨幣算「真錢」麼?只買得到部分貨品或服務的貨幣,又是否「真錢」?如果說買到日用品的算是「真錢」,那麼超市代用券已經是;否則如果要買到所有東西的才算「真錢」,問題來了,即使港元甚至美元,都不可能買到世上所有東西,很多時都需要先兌換成另外一種貨幣。
越問下去,需要釐清的問題越多,而即使都有答案,也定會發現,真和非真,並非二元對立,而更像一個光譜,一端為流動性和認受性很高的貨幣,能直接買到很多東西或者兌換成其他貨幣,另一端是流動性不高,能買到一些東西的貨幣。
事實上,區塊鏈圈把我們慣常使用,政府發行的貨幣稱為「法定貨幣」,對應透過區塊鏈技術發行的「加密貨幣」(或者「密碼貨幣」)。個人不會用「真錢」這個說法,雖然言者無心,總覺得把「法定貨幣」稱為「真錢」,加密貨幣豈非自動變成「假錢」了?說到底,又是話語權作怪。
金本位是個美麗的誤會
關於如何定義「語言」(language)和「方言」(dialect),有個答案很妙很精準:語言就是有軍隊的方言。貨幣也是同一回事:所謂法定貨幣就是有軍隊的貨幣,有政權撐腰的貨幣(題外話,由此角度看,港元完成歷史使命後消失,正常不過)。要是我們懂得質疑一國只能用一種語言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