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
Share this post
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通關比特幣三個等級攻略本
Copy link
Facebook
Email
Notes
More
區塊鏈社會學

通關比特幣三個等級攻略本

區塊鏈社會學 #112 2023.08.10

kin ko's avatar
kin ko
Aug 09, 2023
∙ Paid
23

Share this post
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DHK dao - web3 公民教育
通關比特幣三個等級攻略本
Copy link
Facebook
Email
Notes
More
5
1
Share

作為長期 web3 推坑者,我總是推薦讀者用這用那,實驗和倡議各種以技術實踐自由的方法,也收到不少迴響,有時候會被原教旨主義者吐槽我的建議並非真正去中心,也有時收到其他密碼貨幣 OG 感嘆大眾本性難移,寧願留在中心化體系,習慣託管,喜歡客服,以此論證去中心化並不可行。

重點在於選擇權而非結果

的確,人性本懶惰,即使將來區塊鏈的價格、速度等瓶頸解決了,相信大部分人仍會選擇中心化服務。在互聯網全面普及的今天,假設 5% 網民擁有個人域名與網站(目測是大大高估),我非常粗疏地推論,到區塊鏈全面普及那天,自我管理錢包和資產的人口,也不見得會超過 5%。

互聯網的設計本來就十分去中心,在九十年代互聯網起步時,很多服務都需要自行架構,架網站需要安裝 LAMP(Linux、Apache、MySQL、PHP)、想用電郵需要設定 sendmail、SMTP 和 POP3 等服務,綁定到個人域名,而這些都只是軟體部分,在雲端服務還沒出現,租用虛擬機還沒成熟的年代,連硬體都得閣下自理。當時的互聯網很多用戶都是節點,伺服器之間互聯互通,像極現在區塊鏈追求的環境,是很去中心,非常好玩的年代。

時間快進到當下,已經很少人自架網站,自架電郵伺服器的更是絕無僅有,恐怕連吐槽大眾假手於人的原教旨主義者,都不見得會自架電郵伺服器等基礎服務。我不是嘲笑這些人言行不一,而是想說明依賴別人提供服務乃正常社會分工,既能善用資源,也提升總體效率,與其責難人性,不如著力避免過份依賴極少數組織,防範單點故障(single point of failure)。

區塊鏈推坑者應推介不同去中心程度的方案,闡明長短,最終是否採納,採納到甚麼程度,應由用戶自行決定。若多數人採用去中心選項固然值得欣喜,但即使依賴和託管才是主流,只要高度去中心的選項持續存在,用戶的選擇權沒有被剝奪,就無損倡議的意義。快樂是選擇,讓每個人決定適合自己的方式並對自己負責,比起由意見領袖指定單一最佳方式讓用戶跟從,更接近自由的實踐,也更符合去中心化的精神。

自我管理資產

以推坑自我管理資產為例,我會按技術門檻提供三個選項。

  1. 安裝熱錢包 Keplr,配合 web3auth,以 Google 帳號管理錢包

  2. 安裝熱錢包 Keplr 或 Metamask 等,生成助記詞管理錢包

  3. 購買並激活冷錢包如 Ledger,生成助記詞管理錢包

有人會反對選項一,認為依賴 web3auth …

This post is for paid subscribers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CC-BY 4.0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writing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

Share

Copy link
Facebook
Email
Notes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