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就「加強香港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規管立法建議」發表諮詢總結,除了毫不意外地打算向密碼貨幣交易所發牌,另加上交易所只能向持有八百萬港元資產以上的「專業投資者」提供服務的規限。
該規限有三大荒誕之處。
一、打擊洗錢及恐怖份子資金籌集,竟然是排除窮人投資密碼貨幣,反而富人免疫,難道洗錢好像洗大餅,一塊一塊去洗;恐怖份子只由窮人支持,十元八塊眾籌力撐?
二、香港素來以開放經濟自居且自豪,諮詢文件中也號稱「香港是開放、可靠和具競爭力的投資和營商地區」,卻意識不到區塊鏈、密碼貨幣是個更加開放的生態;市民認可香港的制度才使用本地註冊的交易所,你偏要趕盡殺絕,把普羅大眾推向其他國家註冊的交易所,把正在萌芽的產業,通通推往星加坡等地。
三、持有八百萬港元資產就是「專業」投資者,邏輯窮得只剩下錢。且別說八百萬可以是來自儲蓄、打工、創業、遺產、六合彩等跟投資專業毫無關係的來源,就算假定八百萬是投資所得,密碼貨幣相關知識跟傳統投資也大相逕庭,就是股神巴菲特,對區塊鏈的認識恐怕比大部分「IT 狗」都要少。
邏輯窮得只剩下錢
好吧,接受「專業投資者」只是個美其名的暱稱,真正意思是「蝕得起,不需要保護的人」,不就好了?既然荒唐過方唐鏡的事日日在港上演,你或許會奇怪,我為甚麼還會在意這些「細節」。最近一件小事可以說明。
話說我近月在民間學院教授「區塊鏈社會學——財務自由篇」[1],深度分享 DeFi 去中心金融的知識。上月中課程來到一半,有同學不無感概地問,對於資產捉襟見肘的小市民,密碼貨幣投資有甚麼實質意義。言下之意,有錢人一買一賣就能賺你一生的開支,小打小鬧的交易所為何事。
但我的看法正好相反。除非你窮得月底的租金都成問題,否則只要有小量餘裕,就有條件投資密碼貨幣 [2]。我甚至會說,閒置資產越是微薄,越適合以密碼貨幣作為投資工具,因為其門檻最低。你付不起首期買物業,甚至可能買不起一手股票,但你無論如何買得起幾乎可以無限細分的密碼貨幣。以比特幣為例,最小單位 satoshi 大概不過 1 韓元,雖然交易所一般設有最低額度,但往往只是十元八塊,甚至低至一美元。而且,大部分交易所的手續費都是純粹按百分比算,不會像股票買賣般設最低手續費,搞得小買賣的交易成本佔比不合理地高。兩個因素加起來,密碼貨幣根本就是 underdog 的救星。
真正門檻不是資金而是知識
投資…